中科爱心救助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jianjie.html对于都德的小说,我们大家并不陌生,因为在中学课本中就收录了他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相信大家对这部小说印象深刻。
此小说展示了普法战争中,一所乡村小学被普鲁士强占之后告别母语所上的最后一堂课时的故事,字里行间蕴蓄着对故土的深切感情。
同为反战小说,《最后一课》是以孩子的视角入笔的,而《打完这盘台球》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呢?
一、对比手法的运用,凸显战争之残酷
(一)士兵环境之恶劣
仗已经打了两天。“倾盆大雨”中,士兵们“背着背包度过了一宿,在大道的积水滩里,被雨水浸透的田野烂泥里挨受着入骨的寒气。
(二)元帅环境之奢华
元帅就在“这座路易十三的古堡里”。“被雨洗过的红砖在半山坡的矮树丛中闪闪发光”,平平整整的绿色浅草地,道路两旁摆放着一盆盆鲜艳美丽的花儿。
饭厅可见:酒瓶、空酒杯;语声、笑声;台球的滚动声,互相碰杯声等。
好似电影镜头的转换,眼前的场景在静默与无言的对比中,表达了对前线战士们的深切同情,并将元帅视士兵为草芥,恣意逸乐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此写法与高适的诗“战士*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结局胜负的对比,看似戏谑,实则意义深远。
一场游戏,一场战争;元帅赢了一盘台球,*队输了一场战争。结局之对比,把一个醉生梦死,昏聩荒唐的元帅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
二、以小见大的手法,极尽夸张,暗含讽刺之意。
战争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安危存亡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题材,作者从“小”台球着笔,直落于“大”战争。
一场台球贯穿着一场战争,时间的暗合并非巧合,而是作者在文学上的想象夸张,借此讽刺以元帅为代表的最高法*玩忽职守,牺牲国家利益的可憎形象。
著名短篇小说家都得是讽刺高手,其小说基于对比强化,擅长以幽默细腻的场景描写营造氛围,使平凡的文字闪耀着经典的光芒。
关于战争题材小说的写法,仅此粗浅理解。本人才疏学浅,理当力学不倦。
(图片来自网络,诚表谢意。如有不当,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