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9日,在这个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刚刚结束不久的日子里,联盟就宣布修改了一项重要规则,那就是从今年夏季联赛开始没有进攻造犯规了,这个规则一出,篮球爱好者们就纷纷开始玩梗,称哈登要退役了,东契奇估计也不行了。
而这项规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根据NBA官方规定:这些具体限制动作如下:投篮选手以不寻常的角度向防守队员一方倾斜身体的行为违规;2.进攻球员突然偏离自己的路线(侧身或向后),与防守球员发生接触犯规!3.进攻球员以一个不同寻常的角度踢腿犯规,进攻队员用手臂钩住防守队员犯规!
而为了让裁判们了解新规定,这些裁判都要去进行相应的训练,让他们分辨的出什么是“踢腿”,“倾斜”,这下子裁判们也是愁眉苦脸,工作量大了,还没有加班费。
而新赛季会怎么针对这些措施进行处罚呢?比方说,如果比赛队员的动作比较轻微,且对于防守者没有什么太大影响,那么就不能算作是犯规,而如果选手的“倾斜”“踢腿”等等动作对其他球员(包括防守方)产生了影响,那么就算是犯规了,会被判为进攻犯规。
而实际上这种规则早就应该实施了!这次奥运会就有很多球迷朋友们不满吹罚规则,而这次美国队伍在奥运会上表现不佳和吹罚制度的不合理也有一定的关系,一个轻微的动作都要被判罚,这其实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而严苛的制度也导致美国选手在奥运会上的热身比赛上表现不算太好,而整个奥运会上美国男篮表现都不太好,和往常差距过大,最终遗憾没能夺得金牌。
而提到影响,就不得不提到奥运赛场上这些比较典型的案例了,比如铜牌争夺战上斯洛文尼亚和澳大利亚的比赛,在上半场的最后一回合,东契奇想要通过造犯规来破局,但是裁判根本就不鸟他,导致澳大利亚抓住机会一记暴扣球得分,而这也是奥运赛场上屡见不鲜的情况了。
而东契奇此番行为其实也就是*一把,先看看裁判是否会认定这次为造犯规,但是很可惜国际赛场和NBA是不一样的,这也是很可惜的无奈之举。
再之后就是美法决战中,最后两分钟的一个关键球,马上美国就要进球得分了,但是格林却干扰了球的轨迹,导致没有进去,这在联盟里是非常好认定的干扰球,但是国际赛场规则却是可以的,这其实也有些说不过去,最后美国憾负法国队。
尽管大家都对这样的规则表示不满,联盟也在更改规则调整适应性,但是实际上这都称不上什么大事,毕竟规矩死的,人是活的,历年来也没有因为某个球员更改规则的说法,相信选手们的适应性还是很强的。
但是话说回来,其实国际赛场上虽然鼓励对抗的行为很好,但是裁判可有时候没那么眼尖,主观判罚也十分普遍,这也是大家诟病的原因之一,而体毛哨的大大增加也让比赛对抗像是鸡蛋台球,碰一下擦一下都有毛病,大概是因为联盟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存在所导致的严重性,才修改了规则吧,但是其实也有些治标不治本的样子。
希望之后的比赛能够因为这次修改规则提升一定的观赏性,这样观众们看的时候也舒心,球员们打球的时候也不至于束手束脚,能够发挥出真正的实力来!那么我们夏季赛播报再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