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农村孩子的消费现实,你知道吗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哪家医院看最好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nxbdf/

经常往来乡村和县城,在村里天天和农村老年人打交道,了解了许多家庭的详细情况。同时回县城里楼底下就是商场,旁边一所中学,一所高中,见识了不少在城里读书的农村孩子。

农村一般都是年轻父母趁着年富力强外出进厂打工找钱,家中是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留下的子女就跟着爷爷奶奶,年轻父母在外每月打生活费来维持一个家庭的开支,这些子女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留守儿童。

我在村里见过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生活形态,如果年轻父母在外找的钱多些,家里条件好一点,爷爷奶奶在田里干农活就少些,相对来说照顾小孩子的时间多,这些小朋友收拾得干净,也有钱买玩具,看起来和城里的小朋友没有什么区别。

如果在外边的父母找的钱少些,家里条件差一点,爷爷奶奶就不得不下地干活,自家种有水稻了不用花钱买米,种有蔬菜自用,养两头大肥猪年底卖了补贴家用,给家庭增加点收入。

小朋友们在幼儿园、小学都花不了多少钱,一个是现在农村学校有营养餐,一个是现在不用交学费。在初中开始实行寄宿了,一个星期三十五十得给小孩,在学校里学校边上商店里消费了。如果是在县城的初中,消费就更多了。

一般高中都设立在县城或在人口较集中的大镇,我们县有八所高中,其中六所高中县城,另二所高中在乡镇,每逢周六周日,县城的主要商业街道全是学生在消费。而这其中就有我想说的农村学生。

不管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在周六周日两天,县城的超市、商场里,尽是一张张稚嫩的面孔,留念在各个门店。

对于他们来说繁杂的一周迎来了短暂的休息,当然得大大自由一番,节目安排得多多的。先喝十二元二十元一杯的奶茶,再买三十元一张的电影,看完电影要么是娱乐城里玩一天要么是服装店鞋店里转转,台球桌网吧玩一个通宵,然后超市里买一大袋零食回学校,个个都是兴高采烈、谈笑风生。

对于家庭条件好的来说,这或许没有什么。

然而更多的学生来自于农村普通家庭,他们的父母日晒雨淋挣得的体力钱,就在一次次的购物中消耗掉了,孩子们没有钱了,打个电话给父母,随便说一个理由,父母一准会打钱来。

一些学生从出生到读高中,基本上都是在春节才看到父母,可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的独立意识,这些学生对父母没有深厚感情,反而对父母没有陪在自己身边有一种报复性的消费,父母和学生的关系就是在缺钱的时候才有联系,平时父母不敢问也不知道问什么!根本不了解自己的子女内心的想法。

当然这是少部分人,更多的人是随大流,身边的同学都这样消费,自己也不能没有面子,别的同学有的自己一定也要有。

极少极少的一部分农村学生,深知父母困苦,勤俭节约,不乱花钱,或者父母没有更多的钱给他们,过得很简单,却成了同学们经常瞧不起的被嘲笑的对象。

初中高中正是一个人青少年时期成长的关键阶段,有一个良好的消费观、正常的人生观是很重要的。这些高消费的农村学生一个月花费两三千很正常,他们的父母要挣这些钱却很不容易。今后进入了大学校园,消费岂不是更高,更吓人,他们的父母又能够坚持多久?

网上电视上的校园贷、消费贷有那么多学生去借,这恐怕就是消费观念的问题了。

出了校园,上了班,一个月挣的工资能够满足这种消费吗?

这真的值得思考一下,这个社会现实问题,绝不是一时一地,真的是农村学生普遍消费现实。

家庭里的父母、学校、社会都要进行积极的宣传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力而行,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无谓消费。然而现实是无数商家无数广告无数卖家都在鼓励人们透支消费、信用消费、提前消费,用明天的钱享受今天的快乐。包括我们所有人,完全陷入其中了,再也走不出来。

我们该怎么办?孩子们该怎么办?未来该怎么办?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