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的特效药 http://pf.39.net/bdfyy/dbfzl/150513/4622778.html过去的一年,对武汉来说极不平凡、极其艰难,取得疫情防控武汉保卫战决定性成果的同时,武汉加速推进疫后重振,补齐城市功能短板,增进民生福祉。市民的生活有哪些可知可感的变化?对年这份民生答卷有什么感受?连日来,长江日报记者实地走访社区足球场、农贸市场、老旧小区,和10余位市民聊了聊过去一年的变化,他们说,社区足球场多了,在家门口踢球更方便;农贸市场提档升级了,买菜更舒心;绿道越建越长,城市变得更美了……
家门口的社区足球场,让踢球更方便
——记者探访:
1月13日下午,在光谷当代国际花园社区足球场上,三三两两的居民正在享受冬日难得的暖阳。有人在散步,有人在玩空竹,还有不少人在踢足球。
光谷当代国际花园社区足球场。记者张琳摄
记者看到,这里目前有四片五人制足球场,有两片免费对周边居民开放,另有两片主要用于少儿足球培训,也可对外预约收费开放。当天下午,正有几名小球员接受训练。光谷二小五年级的闫格在这里已经训练了近两年。他的妈妈说,从家走到训练场只需15分钟。“我们能坚持这么久,主要是孩子喜欢踢足球,但接送方便也很重要。”
武汉正着力打造“12分钟文体圈”,社区足球场建设已明显走在全国前列。截至去年底,全市足球场地数量超过片,平均每万人达到1.25片,基本实现社区全覆盖。在“家门口踢球”如今已经成为幸福的现实。
——市民有话说:
“我就住在隔壁小区,从家里走过来只要10分钟。”另一块场地上的进球大战终于结束。记者与刚下场的球员向可晗攀谈起来。他说,自从这里新建了足球场,自己想踢球就方便多了,这两年新建了不少社区球场,给热爱足球运动的居民带来了实惠。
渔民上岸再就业,日子越过越顺当
——记者探访:
武汉华源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位于江汉经济开发区内,从年8月起,退捕渔民刘国庆一直在这里担任保安。
刘国庆曾经靠一条木制船在长江上“讨生活”。去年7月1日零时起,武汉正式实施长江汉江武汉段全面禁捕。此时的刘国庆年纪大了,没有什么谋生技能,家里的老人又卧病在床。出路的问题让他非常发愁。
江岸区劳动就业管理局的负责人了解到他的实际情况后,联系区重点企业武汉市天盾保安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第一时间推荐刘国庆去武汉华源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担任保安,上班一天、休息一天,既稳定了就业又照顾了家里。
截至年12月12日,我市名建档立卡退捕渔民中,劳动年龄内人,有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的名,已就业名,就业率为%。
——市民有话说:
在门岗测体温,登记来访者信息,对讲机里还偶尔传来一两条巡视指令。刘国庆告诉记者,退捕后没事做心里还是发慌。江岸区劳动就业管理局多次了解他的就业需求。“没想到我说了之后,他们很快就安排好了岗位。大热天里,还和我一起去面试。现在我每天工作都很有干劲,日子越过越顺当。”
走着走着,绿道多了,城市变美了
——记者探访:
1月13日上午11时,冬阳暖照。65岁的市民詹必祥在红钢城大街绿道健步行走。每天上午和晚上,他都要徒步近20公里,这个习惯坚持了20年。
詹必祥说,去年以来,他每天徒步的路线变成了一个闭环:从家里出发,步行至二七长江大桥引桥下,再沿青山江滩公园绿道步行至天兴洲大桥引桥下,然后折向红钢城大街,沿绿道一直走到冶金大道,再折向和平公园方向回家。
去年,青山区新修了红钢城大街绿道,以及武丰河、楠姆河、丽秋山公园绿道。这4条绿道双向共计11.2公里,串联起周边青山公园、戴家湖公园等7座公园。詹必祥一边行走,一边看着这几条绿道慢慢修建了起来。
——市民有话说:
“这些年坚持走路,我亲身感受到了青山区环境的变化。”詹必祥说,走着走着,新建的公园多了,道路变宽变平坦了,绿道也越修越多、越修越好,他行走的线路也随之发生了改变。“红钢城大街非常漂亮,走在绿道上既通畅又安全。”楠姆河绿道也让他感受到了变化,“原来岸边只有窄窄的泥土路,现在水深了也清了,土路变成了绿道,每天走的人也多了。”
菜场改造,环境更敞亮干净了
——记者探访:
1月14日上午10时,位于江汉区妙墩路的合合鲜妙墩菜场内,不少居民正戴着口罩,提着菜篮子,在各个摊位前挑选蔬菜。
东西湖区长青街农投惠万家团结生鲜市场升级改造,智慧系统汇聚市场内商品、价格等各种信息大数据。记者刘斌摄
这里摊位设置工整有序,过道宽敞,地面干净整洁,看不到散落的菜叶或积水。在市场的一角,垃圾处理室、农残检测室一应俱全,入口处的大屏滚动播放着当天蔬菜检测结果。市场内每个摊位上都张贴有菜价公示和经营执照,肉类摊点前还贴出了当日的检验检疫证明。
年,武汉完成了史上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农贸市场标准化改造工作。去年9月,合合鲜妙墩菜场按照2.0标准顺利完成改造并重新开业。“与改造前相比,变化太大了。”在合合鲜妙墩菜场经营了近20年蔬菜生意的老刘向记者感慨,“市场环境好了很多,以前每到下雨,地面一片脏乱,电动车、自行车随意穿行,垃圾也扔得到处都是,现在已经看不到这样的场面了。”
——市民有话说:
“我是附近的老居民,基本上每天都要过来买菜,对这个菜场有感情。”正在市场里买肉的王女士对记者说,菜场改造以后,干净整洁了不少,一进来就能看到食品安全的检测信息,也让人放心,“我还去过好几个菜场,发现都变得很干净、大气,对我们这些习惯了在菜场买菜的人来说是好事,值得点赞。”
降息、缓还*策来帮忙,个体户有盼头
——记者探访:
1月15日上午10时,记者来到位于江汉区菱角湖万达广场旁边的夜时尚台球厅,负责人胡丹正和2名员工消杀清洁。“去年,受疫情影响,我们遭遇了经营8年来最大的困境。”胡丹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袭来,生意突然遭遇窘境,“刚刚贷款装修完,准备趁新年大干一场,谁也没想到疫情来了。”
歇业几个月,店里没有任何收入,每月数万元的固定支出让胡丹慌了手脚。很快,银行的工作人员主动联系胡丹,询问是否出现资金问题,并且介绍了一系列降息、缓还的优惠扶持*策,在银行工作人员的远程指导下,胡丹顺利完成了办理手续,极大缓解了资金压力。
下半年以来,复工复产以后,台球厅的生意有了较大起色。胡丹介绍说,目前已经恢复到往年七八成的水平。
——市民有话说:
胡丹说:“作为个体户,能够顺利度过疫情,离不开*府部门和银行及时出台的各项*策扶持,在关键时刻雪中送炭。”店里的20多名员工还享受到了相关部门在养老、失业保险等方面的优惠*策。
和下沉*员结对子,“他们帮了太多的忙”
——记者探访:
住在江岸区四唯街道六合社区胜利街号小区的陈文胜,因病每周二、四、医院接受治疗。1月14日下午4时,记者跟随社区工作人员来到陈文胜家,他正在休息。
“您家里口罩还够用不?”六合社区副书记熊莉询问。“够、够。”陈文胜拿起一盒口罩说,“上次发了个,还没用完呢。前几天天气冷,一起送的被子、围巾都在用。”陈文胜提到的这些物资,都是几天前六合社区的下沉*员联系爱心人士募集到的。
徐泓和陈文胜同住一个小区。*员下沉后,主动与孤寡、独居、重症等群体结成帮扶对子。他俩由此而熟悉起来,徐泓隔三岔五就会给陈文胜打电话,送点生活物资,陈文胜心里一直很感激。
——市民有话说:
陈文胜说,去年10月开始,每周都能接到徐泓打来的电话,问他的身体情况,有什么需要帮忙的。陈文胜不想给别人添麻烦,但徐泓经常惦记着他。上个月,社区组织扶贫产品认购活动,徐泓给陈文胜送来了鸡和农产品。“谢谢社区经常惦记着我们,还有下沉*员,总是过来看望,帮了我们太多的忙。”
改造后的老旧小区,成了知音文化打卡点
——记者探访:
汉阳芳草园邻近古琴台,是年建成的小区,里面有11栋楼、多户,其中老年住户占了五成以上。从去年7月中旬开工至今,该小区的改造已基本完工。
1月14日,记者来到这里探访。一进门,路面就已全部刷黑,8层高的楼房墙面变成了统一的灰色喷漆砖,看起来挺时尚;走到小区中间,“琴门”设计会“拉”着人不知不觉从入口走进比一个足球场还要大的知音文化广场,感受这里“小桥流水遇知音”的文化氛围;广场上还配备了羽毛球场、儿童乐园和健身区域,周围利用地形高低差安装了阶梯式鲜花长廊,乱停乱放的车辆全部停进了划定的“座位”,旁边还安装了6个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
——市民有话说:
“这里原来是一个杂草丛生的花园。”家住2栋3单元的李巧荣说,“现在一到周末或节假日,老人、年轻的父母都爱把孩子带到广场来玩,让孩子们感受这里的文化氛围。”正坐在一楼架空层休闲椅上晒太阳的77岁杨想芝介绍,“现在小区楼顶‘平改坡’,外立面翻新,安装了新的雨阳棚,路面刷黑,变化可太大了!”
资料审核完毕,公积金“秒到账”
——记者探访:
1月14日下午,记者在市民之家公积金综合窗口,遇到了前来办理公积金提取业务的市民王女士。
来之前,王女士先在“武汉公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