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40年40人陈杰电影业发展变化见证者 [复制链接]

1#
06:43

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胶片到数字再到3D放映机,从露天电影院到IMAX巨幕电影院,从改革开放前的样板戏到如今的科幻大片,电影业40年的变迁,每一幕都记录在一个人的脑海里。40年40人就让我们来认识这位电影业发展变化的见证者——昆明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会长陈杰。

在昆明百老汇影城,记者采访这天,电影《无双》上座率超过80%,这在一年中非常普遍。今年暑期档,中国电影票房超过亿元。

在陈杰的记忆中,这样的辉煌曾几度出现,四十年来起起落落,无论高峰还是低谷,电影业都与改革开放并肩同行。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陈杰的父亲是部队的电影放映员,在那个娱乐生活极度匮乏的年代,电影是最吸引人的娱乐方式,放映员一出现瞬间就成为众人眼中的焦点,走到哪儿都受欢迎、尊重,这让陈杰羡慕不已。

年,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火遍全国,在陈杰这个小影迷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陈杰昆明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会长

我记得那会儿看了四遍还是五遍,非常过瘾。院子里其他小孩有学着里面的人物早上起来练功的,还有人剔了光头以后把墨水弄到头上,模仿里面的主人公的造型。从离电影院大概有个几百米的街上就开始有人堵票,因为他买不到电影票,所以想等退票的人就很多,熙熙攘攘地,像个菜市场一样,要穿过人流才能进到电影厅里边。

放映员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陈杰盼着长大也能从事这份令人羡慕的职业。

年陈杰高中毕业后,如愿以偿成为了昆明市电影公司的放映员。那时昆明只有十几家影院,每个影院只有一个放映厅和一块银幕,多的厅可以容纳近人,少的容纳八九百人。

影院的座位都是铁铸的连排架子,搭上九合板,大家噼里啪啦一落座,熄灯后一束光从后面打过来,电影就开映了。

陈杰昆明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会长

以前两台放映机交替放映,交接不好的话银幕上就会出现一个白光,或者会黑掉一下。放映设备偶尔会出故障,观众不知道机房的情况,他会在里面拍手,或是嘘声、喝倒彩。

当时,一个城市的电影拷贝不超过三个,十几家电影院要轮流放映,街上就出现了跑片员的身影。

陈杰

骑摩托车的、骑单车的,偶尔会出现跑片员在中途因为塞车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及时把拷贝送到电影院的情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娱乐方式越来越丰富,电影逐渐褪去了主角的光环。

陈杰

电视机的普及,录像厅、电子游戏、台球之类的一些娱乐形式的出现,对电影来说有一点冲击。当时电影院从早放到晚的话就一部电影。坐满的情况,一年里面非常非常少,大多数可能就坐几个人或几十个人。

萧条和落差并没有让陈杰对电影的热爱消退,他和同行们不断学习,大胆革新。年新昆明影城开业,在昆明率先引进杜比立体声系统,还把原来的单厅放映制改成了多厅放映制,在全国领风气之先。

陈杰

那时有些录像厅有五六个七八个厅,我们也就想着电影有没有可能像那样,让观众到了电影院以后有很多的选择。

加上从年开始我国开放一定规模的进口片数量,《泰坦尼克号》、《真实的谎言》、《哥斯拉》等国外大片带来的视觉享受把一部分观众重新拉回了电影院。

陈杰

当时生意火爆,第一部影片放《龙卷风》,一个月放映后有一百多万的票房,在全国来说也是第一家单月过百万元的影城。

年第一台数字放映机落户昆明,给电影放映技术带来了革命。

陈杰

以前传统的胶片放映机放电影要配两个放映员,现在的数字放映机,一个放映员就可以完成六个放映厅的所有的放映操作。一个服务器能够存储大概20部节目。

进入新世纪,我国启动院线制改革,院线制的发行放映机制也随之进入昆明,发行公司和制片单位直接向院线公司供片,减少了很多中间环节,昆明可以同其他城市同步观看新片。改革还打破了以前的铁饭碗,陈杰也从电影公司来到电影院从事管理工作。

陈杰

年昆明百老汇影城拥有了昆明第一块IMAX屏幕,这也是全国第16家,西南地区的第一块IMAX屏幕。年1月《阿凡达》上映的时候,有多人从成都、重庆、贵阳赶来昆明,就为了体验巨大的屏幕效果、立体的声效和立体的视觉效果。

随着IMAX巨幕、3D、4D、全景声等设备的不断推陈出新,观众的观影体验越来越好。最近几年,院线发展速度很快,我省的影院数量已增长到家。

陈杰经历了40年来电影业的每一次变革,无论兴衰也未失所爱。在他眼中,与改革同行是令人骄傲的,因为改革开放本身就是一部无以伦比并且仍在继续的大电影。

来源:云视新闻七彩云编辑:杨维涵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