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球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二龙湖浩哥为什么越来越红了
TUhjnbcbe - 2023/6/20 18:43:00
郑华国 https://yiyuan.99.com.cn/bjzkbdfyy/yyzj/260588.html

“二龙湖浩哥”即是东北笑星张浩,二人转演员出身的他,如今的身份已经是歌手、演员、导演,其自导、自演的惊悚题材电影《二龙湖往事:惊*夜》连续三天全网票房第一(网络电影票房),我去豆瓣看了很多影评,反响相当不错。

再看看其他涉足电影的二人转同行们的表现?

比如葫芦岛“野总”自导自演的《天蓬元帅之大闹天宫》,刚刚上映就饱受批评,没几天就落了个下架的结局。

好尴尬。

程野自导自演的电影被禁

年,张浩的处女作《四平青年》火爆全网,自导,自演,连剧本也是自己写的。这片子确实搞笑,作为一个在东北长大的人,“苞米地”这样的梗竟然给了我一种莫名其妙的亲切感。

总体看来,这个作品实在是格调不高,那些过于大胆露骨的台词,让一些感到不适应的南方网友在留言区中对“东北人”进行了好一顿挖苦,有过京漂经历的我不认为这是件值得骄傲的事。

《四平青年》中中露骨大胆的桥段

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接下来几年中的张浩反而是一发而不可收拾,连续执导并主演了多部《二龙湖系列》网络电影,不但收获了点击上亿的好成绩,还把很多内地观众耳熟能详的香港演员拉进了“二龙湖宇宙”。

要知道,这可是全盛时期的赵本山都做不到的事情。

“二龙湖宇宙”界碑

不夸张地说,张浩直接带动了一股“东北土味儿黑帮片”风潮,从这以后,大量类似题材的微电影和短视频以一种野火燎原的姿态不断出现。在直播时代的背景下,张浩的成功,似乎为一众“东北网红”(很多二人转演员迎来了自己的*金时代)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能复制他的成功,更不要说超越了。

究其原因,不外乎“文化”二字!

张浩是初中肄业,初二开学4天后辍学。虽然学历不等同于文化,可要说他是凭借文化优势才在众多“东北土味儿网红”中鹤立鸡群,恐怕没多少人能认同。不要急,请容老夫慢慢道来。

“你好有文化”在个别场合反而是贬义

年冬天,突然在网上看到几个张浩主演的普法短视频,我着实是有些惊讶,这个名为《四平警事》的普法节目制作精良,内容积极向上,表演上延续了其一贯的搞笑风格,叙事逻辑方面也更加顺畅,算是做到了雅俗共赏。

“浩哥”人设的巨变来得如此猝不及防,这是受“高人”点拨了?

《四平警事》栏目还邀请到李成儒的参与

接下来,张浩参加了东方卫视主办的《欢乐喜剧人》,反响热烈。他开始频繁的亮相于各大星级卫视,小品新作层出不穷,其表现超越了几乎所有“现役”的二人转同行们。

此时的张浩,无论是剧本的水准,还是服装、道具、场景之精良程度,都隐隐有了几分“开心麻花”的味道!

众所周知,“开心麻花”的创作团队成员们以年轻化和高学历著称,其作品中的喜剧元素既有卓别林、周星驰等喜剧宗师的影子,又有对当下的流行热梗的合理应用,这恰恰是“东北喜剧”和“东北喜剧演员们”的短板。

对经典的致敬往往会被评价为“很高级”

此时,网络直播的繁荣,让东北二人转演员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金时代。当年赵本山把一些活跃在二人转剧场的弟子们带上了春晚和影视剧的大舞台,在直播刚刚火爆的时候,他是不支持弟子们参与的,这就给了其他二人转演员更多的吸粉机会。

二人转演员们纷纷走向各大直播平台,拍段子、打PK、直播带货,一个个忙活的不亦乐乎。他们把在小剧场积累出的演出经验完美地转化为直播现场的互动表演,至于拍搞笑段子,对于这些人来讲更是小菜一碟,所以大家都能有一个可观的收入。

本山弟子也开始全力进*直播圈

表面上看,张浩是一个网红行业的引领者,可又和他们不大一样,个中玄妙,耐人寻味。

喜剧演员“崔大笨”曾在《笑傲江湖》的现场给评委们讲过一个故事,某年他在一个小剧场表演,有个炫富观众让服务员给他端上去10瓶啤酒,每个瓶口上都插着几张一百元面值的人民币。喝光了,钱就是你的。不喝?不但赚不到钱,还会得罪顾客,他只能硬着头皮喝光了整整十瓶啤酒!

“我都喝吐了”。

他一脸的辛酸。

东北笑星崔大笨在电视节目中

几乎所有二人转演员都有过相似的经历,张浩自然也不例外。远在《四平青年》火爆之前,他在一场二人转剧场的表演过程中也遇到过这么一位顾客。

顾客让服务员给他端上去5瓶插着百元大钞的啤酒,张浩一饮而尽之后表示自己还有一战之力。顾客又让服务员端了5瓶插着钱的啤酒送上台去,张浩一鼓作气又“干了”,意犹未尽的他调侃说“大哥你是不是没钱了?要不咱俩玩儿50块一瓶的?”。

没想到顾客恼羞成怒,指着张浩大骂让他等着,然后带着一群人拂袖而去。

有演艺性质的夜间剧场中龙蛇混杂,很多演员都遭遇过一些让常人无法忍受的突发事件。所以,二人转演员们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之下都磨炼出一套特有的生存之道。每一个夜晚,在抗争与妥协、机智与现实的不断切换之间,危险和安全几乎都是瞬间降临的。

现场喝啤酒是很多二人转演员的必备技能

现在,二人转演员们终于不用靠看个别观众的脸色过日子了,他们可以合理地运用自己的表演积累在互联网上完成流量变现,很少有人会对以往那种生活有太多的留恋。

不过,也有例外,比如上过春晚的孙小宝。

孙小宝在直播中谈及自己在消失的那段时间里的作为,说他有一度想去高校学习文化知识,彻底的深造一下。可安逸的日子过久了,他反倒开始怀念以前的“江湖生活”。所以,在打消了读书的念头之后,孙小宝依然是每天出入各种洗浴、酒店、台球厅等场所,直至惹到了他惹不起的江湖大哥……

我认为孙小宝没必要怨天尤人,当你具备了一定的物质条件后,努力改善社交圈子、打造个人团队,也都可以完成文化升级。说到底,这些不如意的遭遇还是他自身的原因所致。

孙小宝一度有了脱胎换骨的机会

张浩不同,他一边把这些“江湖记忆”复刻在他的电影作品当中,一边和警方宣传部门合作,认认真真的参与普法教育,最终靠着《四平警事》系列完成文化升级和人设转型,和同行们相比,他这一系列操作是很有“文化含量”的!

我们无法去探究他背后的智囊到底是谁,包括他的创作团队、推广团队的构成情况,我们也是无从得知。但有一点可以确认,“文化”还是有用的。

通过团队建设可以解决“缺文化”的问题

我在以往写过的文章中提到过一个现象,多数二人转演员在过上了相对优越的生活后,鲜有主动去进行自我提升的。他们当然清楚建设一个优质的创作团队、推广团队的必要性,但是,这些都是要花钱的。

“文化有啥用?有那个功夫,还不如多打几场PK,多带几场货呢!”

一个二人转演员出身的网红在直播间里如是说。

1
查看完整版本: 二龙湖浩哥为什么越来越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