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赛的舞台上,群雄逐鹿,不断搅动着整个江湖格局变化。而在这其中,征战大师赛一年有余的99年北京大男孩耿铭齐脱颖而出,成为赛场上耀眼的“新星”。
冠军万,职业化元年!乔氏中式台球大师赛(甲级分站赛·安徽太和站)第三阶段64→32双败淘汰赛激战正酣,耿铭齐发挥出色,先是13:12绝杀梁时瑜,后又以13:3的比分大胜李克,胜部率先晋级32强,成功吸引了球迷的眼球。
“和梁时瑜那场比赛发挥不是很好,有很多失误,没有达到自己理想的效果!”12:10率先到达赛点,被追至12:12,最终,一杆炸清,13:12结束比赛。这样惊心动魄的局面,球迷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但他自己却表现淡定很多。“我那杆失误的时候,我就预料到了会追至12:12,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所以,这一刻真的到来的时候就不会有压力,也就能发挥的更好。”
耿铭齐的童年丰富多彩,从小学习围棋、跳国标舞,10岁参加全国赛时,还拿了摩登双人、拉丁双人三项和拉丁个人五项的冠军。或许一些缘分,早已经注定,机缘巧合之下,耿铭齐选择成为一名职业台球选手。他和那个时期执着台球梦想的所有少年一样,小小年纪便离开父母亲人,从北京到东莞再到深圳,一路漂泊,也曾拜师名门,只为在斯诺克领域打出一片天地。
“现在中式台球发展的越来越好了,尤其是大师赛,成为职业球员必打的比赛,年转打中式后有了很多新的收获,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和适应,自己会越来越好。”
英式斯诺克与中式台球属于两种不同的台球运动类型,一个人就算天赋异禀也很难两面开花。于耿铭齐而言,亦然。
“虽然打了一年多,也在一点点的进步,但仍感觉自己还没有完全适应,在球理方面还欠缺很多,感觉自己到了一个瓶颈期,总是打到一个名次停滞不前,无法突破,所以也想着能在中式领域找一个老师,能为我引路,走出迷茫。”
少年自有少年狂,披荆斩棘谁能挡?或许,在去往冠军的路上,并不遥远。你们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