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在江湖上就有一个传说:《三体》在拍电影。但上次我去上海做关于引力波科普演讲的时候,在游族影业楼下站着,心情却并不激动。因为我知道中国的科幻电影拍摄基础接近于零,所以对拍电影这个事情也没有很多的期待。果然,《三体》的电影到现在还没有出来,可见这个事情有多难了。
当然《三体》本身是一本成功的科幻小说。在这个小说中有很多科学性的描述,这是以科学为思想内核的硬科幻作品,充满了思想的刚性之美。
在《三体》三部曲的第一册中,有一章是讲“台球”的,作者通过丁仪与汪淼在这个物理学家在房间里不断地移动台球桌的位置来阐释一个物理学中最神圣的法则,这个法则就是:物理规律是局域的,与时间(就是击台球的时间)无关,与空间位置(就是台球桌的位置)也无关。(这一点与男女之间的爱情完全不同,爱情是既与时间有关,又与空间有关的。比如杨振宁与翁帆的爱情,那就明显与时间有关,两个人的年龄差距太大,爱情里缺乏真正激动人心的东西;再比如牛郎织女的异地恋很痛苦,就是因为空间距离太大,而且,在我们中国,有中国特色的幸福的爱情还必须买房子,那样才可以有地方恩爱到老,这就是爱情与空间有关)。
而物理学的那个最神圣的法则(再说一次:物理学与时间无关,与空间无关)并不是显然的,可以说是藏之名山很多年才被发现。今天我就在潇轩社里给大家仔细分析一下这个神圣法则。
这法则其实就是爱因斯坦洞察出来的——这个又叫做广义相对性原理,或者广义协变性原理。如果读者中有数学家,也可以把这一原理称为微分同胚不变性——这是因为所有的物理规律都可以表述为一个几何流形上的场的理论。既然是几何学,就可以有微分同胚的不变性。但这样说显得有点高冷,我们可以慢慢来分析。
在丁仪与汪淼的台球实验中,他们把台球桌放在房间的不同位置,在不同的位置开球,都把目标球打进了球袋里。细心的读者可以发现,在这段文字描写中,在击球的时候,台球桌都是静止的——因此台球桌其实都是一个惯性参考系。这里显而易见的一个结论其实是:在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物理规律是一样的。因此,从书中的描述来看,这个只能算是狭义相对性原理——距离广义相对性原理其实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
那么,怎么才能得到广义相对性原理呢?就《三体》这本书本身来说,在丁仪与汪淼的台球实验中,我们需要让整个台球桌运动起来,而且这个运动还得具有三维的加速度,比如是把台球桌放在游乐场的海盗船上摇晃起来,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把目标球击进球袋,那么我们可以称其物理规律满足广义相对性原理。
因为作者刘慈欣只是文学上的朦胧描述,所以我们无法猜测他到底是想表达狭义相对性原理还是广义相对性原理。如果是一个物理学家来写《三体》,可能会更清晰地表达出广义相对性原理的思想。
小说是虚幻的,但人性却是真实的
看完整本书,给到我一种感觉,虽然故事情节是虚构的,但反映出来的人性却是如此的真实。在我们现实中,同样存在这些反面的组织,他们利用人性的弱点,通过好玩的东西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最终沦为他们的奴才。哪些人会成为奴才呢?都是那些本身就对现实不满意,有强烈改变的决心,这种人是最容易被洗脑的,而且他们一旦狠起来,都是不计后果的。一旦遇上这些人怎么办?我暂时没有想到什么解决办法,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远离这类圈子,仅此而已。
复旦大学中学教授严锋说:刘慈欣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拉到了世界级的高度。网友们也表刘慈欣的《三体》做到了真正的文化输出。
很多人很想看,但担心看不懂,因为书中对基础物理和数学领域重要概念和猜想的使用可谓出神入化,但刘慈欣却说科幻不是写给科学家看的。所以完全不用担心看不懂,《三体》对科学最大的价值应该在于它的“科普”作用。
《三体—黑暗森林》展开的是以面壁计划为基础而引发的一系列与宇宙黑暗森林状态有关的事情,隐藏在字里行间的也有着作者独特的想法,处处引发我们对人生的思考。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三体》为何如此受欢迎?除了刘慈欣宏大的想象力之外,自然也可归因于其浓浓的中国味道、中国精神。《三体三部曲》——《地球往事》《黑暗森林》《死神永生》,真是越看越喜欢,越读也停不下来。
还没有看过《三体》这本书的朋友们,强烈推荐大家看一下,会给你带来阅读的震撼,思考的震撼。会对你的价值观人生观都有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