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ToB运营的正确打开方式?本文笔者将为大家讲述:ToB运营的4个误区和3个获客方式。
现在流行一句话:ToB的企业不需要运营,只需要商务,因为商务驱动更好的成单,而运营不过是获取客户信息量,获取客户信息量有竞价、seo、新媒体、展会这些推广就够了,所以,运营就是多余!
曾经,我也对这句话深信不疑,作为一个从ToC转向ToB的运营,应该何去何从,我对自己的运营方向以及职业规划产生了怀疑,甚至一度想转行做产品。
跟朋友打台球的时候,台球上有一个动作叫做养球。
想明白了一件事情:ToB的运营与ToC的运营并没有多大区别,ToB的企业也需要强运营的干预,甚至可以拆分为ToC的运营方式。
误区
1.产品真正的用户而不是客户
ToB的产品毕竟是让用户掏钱,你基本不能一步找到决定生死的人,但你可以找到影响生死的人,这个人不能一步到位,成为我们的客户,但是我们可以逐步渗透、先养!
ToB企业很早就有,在我们大面积做ToC业务的时候,经常与ToB的企业合作,最常见的有:友盟、七麦数据,这些数据服务的供应商。
常见的ASO服务商,经常举办各种线上线下的app运营交流会,大面积的触达app运营人员,在运营人员需要刷榜或者刷评论的时候,大概率联系接触过的ASO服务商。毕竟某次活动之后,大家还一起吃了饭,线下的触达能力要远高于线上。
虽然,这类公司不能直接触达公司的CEO或者总监,负责掏钱的直接客户,但是他们一般在触达公司内部真正使用的用户群体。
2.用户的准需求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我们不能忘记根本的用户需求。
近两年,出现了很多新兴的产品,有一些公司的运营抱怨,我们要找自己有问题的公司使用我们的产品,但是这些公司都不知道自己存在这样的问题。
这样的产品,有两点准确需要考虑的问题。
需要强有力的教育市场,一般的企业老板不会给运营这个机会。本身就是伪需求产品,找不到用户的“啊哈时刻”。还是建议,有这种想法的运营,远离这个产品吧。
3.运营对产品的熟悉度
运营不是产品的使用专家,至少要成为产品的发烧友。
个人一直认为,不能做好客服的运营不是合格的运营。
曾经接触过一个团队,整个团队对于产品的使用,仅局限在测试同学的测试和产品同学的验收,除此之外并无其他方面的使用场景。让运营同学一句话描述产品,根本不能抓住用户的核心点,而且问到某项功能的时候,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
ToB的产品,需要真金白银的掏钱,至少要做到一句话可以说到用户心坎了,而且能够熟练的解答用户的关于产品使用和原理方面的任何问题。
4.产品做到完美再上线
有一些公司,是技术主导产品,而技术又有极客倾向,技术认为产品不够完美,产品上线时间一拖再拖。
如果公司内部有这样的人主导产品,这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公司内部认为的完美产品,可能在市场上还没有达到PMF状态。
有一句广告语说的好:你好,我好,大家好。不光公司内部觉得好,用户也要觉得好,这样的产品才是真的好。
获客方式
ToB的产品常用的三种运营方式方式:
1.内容运营
内容运营是指有自己的博客平台和第三方专栏,给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让目标客户遇到问题,可以快速找到解决方案,增加产品在用户心智中的品牌价值。
内容流量绝大部分来自于搜索引擎,对于给企业获取客户联系方式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内容运营需要配合SEO人员来做,帮忙提升内容在搜索引擎中的排名。标题需要向SEO规则和用户搜索习惯妥协,获取搜索引擎排名。高层支持,创建有价值内容带来用户。关键词排名覆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持续做才会由量变引发质变,短时间内见不到效果,没有高层支持很难获取到跨部门或者资金上的支持。
2.新媒体运营
这里自媒体、新媒体统称为新媒体,从本质上来讲,自媒体、新媒体实质上是内容运营,只是每个平台不同,玩法略有不同而已。
很多人会把同一篇文章、同一个标题发布在不同的平台,其实这样的做法是有所欠妥的。在文章发布之前,需要对平台的策略有所了解。
这里以头条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