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球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国旗国徽版权也是贵公司的是谁放纵了视觉中
TUhjnbcbe - 2025/3/14 21:18:00

青锋

因为人类第一张黑洞照片被视觉中国声称版权归属他们,人们发现在版权中国网上,中国国旗、国徽、团徽、故宫等照片也在出售,引发共青团中央官微质疑:“国旗、国徽的版权也是贵公司的?”从而掀起网络对视觉中国多年来以版权为名,赚钱三个多亿内幕的揭露。同时,各方人士也不断公开爆料,多年来,他们各自的不公平遭遇。

在第一波站出来爆料的人中有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这个许多年来在网络上知名度都很高的潘董称,曾在年接到“视觉中国”的电话,指称他们望京SOHO的照片侵权。这电话让潘董深感不可思议。“望京SOHO是我们建的,摄影师是我们请的,怎么会侵权呢?”然后当把自己的调查结果给视觉中国后,据说,再无下文。从潘董这个爆料可见,潘董遇到的便是视觉中国惯用的一招儿:虚构版权、碰瓷维权。倘若建筑不是潘董的,照片不是潘董顾的摄影师拍摄,估计,潘董就因此要给视觉中国一笔不菲的费用了。

据有关报道披露,视觉中国的实控人为十名一致行动人,管理层多是亲戚。董事长和总裁分别为加拿大和美国国籍。从被披露的名字上看,似乎有当年鲁迅先生所说“假洋鬼子”之虞。

除了潘石屹公开站出来指出视觉中国虚构版权、碰瓷维权外,还有外籍人士也公开怒怼视觉中国:“你不要脸,但不要拿我的脸赚钱。”据称,这位继潘石屹之后揭露视觉中国的外籍人士是英国台球界传奇人物、被称为“台球皇帝”的斯蒂芬·亨德利。据说,亨得利在怒怼视觉中国的同时,贴出了一组其个人照片被挂在视觉中国网站上的证据。

几乎与此同时,有演员也公开爆料,在自己平台发自己照片被视觉中国要求付费。

在国内外名人接连站出来揭露视觉中国虚构版权、碰瓷维权的同时,央视网将视觉中国虚构版权、碰瓷维权的套路作出了精辟的总结。一是以保护之名实施著权侵权,掠他人之美,冒充著作权人实施欺骗、讹诈,比如,黑洞照片的著作权人已经开放版权,视觉中国却假模假式对外收费,事实上视觉中国将大量海外开放版权的照片“占为己有”。二是动辄进行高价索赔,动辄要求签订包年合同,搞得媒体、自媒体战战兢兢,不敢配图,搞碰瓷式的维权。

这里青锋不仅要问,是谁放纵了视觉中国虚构版权、碰瓷维权呢?

有摄影师披露的情况,似乎让人能从中找出一些缘由。据有关给视觉中国提供照片的摄影师称,他们和视觉中国签订的协议为五五分成,尽管自己通过系统可以看见哪张照片被下载了多少次,但看不到详细交易记录,并不清楚每一张照片卖了多少钱。有摄影师指称,他们大部分的照片被告知出售的价格都是几十元,最高也不超一百元。但从网络上有人爆料看,“《视觉中国》卖图片的价格都是数百元”。正是这种信息的不对等,让本来握有版权的人,少有机会维权。更主要的是,国人中当下少有人有强烈的版权意识,因而,也给视觉中国虚构版权、碰瓷维权提供了较大空间。

有数字表明,过去五年中,视觉中国官司近万件。正是靠着“为内容生态中的生产者与使用者提供全方位的版权交易和增值服务”,视觉中国获取了不菲的利润。如年前三季度视觉中国“视觉内容与服务”板块收入占上市公司总收入81.81%,实现营业收入5.7亿元,净利润2.3亿元。由此,有媒体披露,视觉中国年赚三亿。

有消息证实,4月12日,天津网信办已成立工作督导组进驻视觉中国网站,就存量信息、日志留存、信息审核、信息安全管理、值班巡查、应急处置、技术保障等方面进行督导检查。青锋认为,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也应当对视觉中国的盈利模式来个彻查,如若像有关律师所说,“若视觉中国通过图片搜索技术将网上的图片盗用至其网站上,再声称具有相应版权予以售卖或‘维权’的行为经有关部门调查属实”,按照有关法规,视觉中国“以自己根本不具有版权的图片作为事实基础进行所谓‘维权’的行为,可能涉嫌诈骗罪或敲诈勒索罪”。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旗国徽版权也是贵公司的是谁放纵了视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