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是一个什么样的年纪?
高中生活刚刚开始,有人好好学习,有人玩玩游戏,有人偷偷谈恋爱。
但有一个美国少年,也是15岁,当了FBI史上最小线人,还混成贩毒集团骨干。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统统经历。
17岁,我们波澜不惊度过两年高中生涯,生活里最大的困难是堆积如山的书和试卷,最强的反派是教导主任。
但这个名叫RichardWersheJr,aka白人男孩里克(WhiteBoyRick)的少年,也是17岁,被发现藏有近8公斤的可卡因,判处终身监禁。
从黑白两道通吃横着走,到一无所有沦为阶下囚,人生的大起大落,不能再刺激。
△入狱照片
说起来只言片语,但这个真实案件精彩过小说,并且真真切切的发生在80年代毒品猖獗的底特律。直到今日还在美媒中时不时拿出来讨论一番。
△《白人男孩里克的审判》,年深度报道
他年纪轻轻,就成了“底特律犯罪传说”。但他是如何在FBI的线人和毒贩两种对立身份之间失衡,然后被关进监狱的?
这部由他真实经历改编的电影,[白人男孩里克]告诉你。
△[白人男孩里克]海报,写满粗暴直接的大字
从刚放出的预告看,这部马修·麦康纳、詹妮弗·杰森·李加盟出演的片子,绝对值得期待。
02:29没关系,不想打开预告,往下拉也可以
▼
影片的故事发生在80年代。听着不大远,但算算离现在也有30来年了。对于年代感的处理,就成为比较重要的一环。
在画幅上,预告就玩了一个小心机。从4:3到2.39:1,由电视机到宽银幕,配上电子乐的动感,时代的气氛就有了。
△画面风格元素营造年代感
从预告看,影片的线索,有两条,一条是“事业”,里克的贩毒和线人的双面之路,一条是“家庭”,里克和他父亲(马修·麦康纳饰)的情感。
两条线索是相互纠缠的,里克的“事业”离不开“家庭”。来到底特律,是因为他的老爹想带他来这座城市大干一场。
△诗意的告诉你,底特律任我行
里克的老爹,也不是什么善茬,看到自己的女儿和人在床上耸动,直接子弹上膛准备开枪。
△枪在手,朋友,请你赶紧溜走
有这样猛的一家人,自然里克也不会差。跟着毒贩头子从零基础做起,苦练制毒本领,慢慢提升知识水平。
△制毒入门操作十八式
慢慢的,“白人男孩”的名头也就在道上起来了。
为什么他的绰号叫“白人男孩”?
很简单,他在底特律做这行,就是异类。这块的白粉生意,是黑人兄弟的天下。所以他一入行,别人给他的标签就是“WhiteBoy”(白人男孩)。
△穿貂的大哥,是黑人兄弟
△穿背心的打台球小弟,也是黑人兄弟
在这儿插一手,能混出名堂的白人,还仅仅15岁,神人二字都不足以形容。
里克能在毒品界逐渐巩固的一霸地位,可能借用了FBI的信息。但FBI对里克只是利用,在FBI眼里,里克可能只是一个随时可以放弃的线人。
△探员一见到里克拿枪,立刻作鸟兽散
而贩毒恰恰相反,你有能力,帮派老大就对你另眼相看,几天就转正提拔。最重要的是,给里克敞开了无法抗拒的花花世界。
△钱?就是一堆纸了
△大金链子不能少,要不然怎么能算THUGLIFE
△老爹父凭子贵,过上纸醉金迷的日子
盛极必衰,苏秦身佩六国相印,终逃不过五马分尸。里克的生活也分两半,一半黑白两道夹缝里游刃有余、风头无两,另一半成为阶下囚、终身监禁。
△鲜衣怒马,开车带老爹兜风
△一朝进炮局,和老爹深情谈话
从白手起家到奢靡生活,再到锒铛入狱,这部片子,堪称青少年版的黑帮大佬史。
影片还会在深度上做文章,毕竟“白人男孩里克”引发了巨大的社会讨论,影片一定会在这个事件复现的基础上,反映问题,添加评判。
▼
除了改编真实故事相当具吸引力之外,阵容也绝对是一大看点。
出演父亲的马修·麦康纳,挑角色一直是出了名的稳准狠。
从[林肯律师]里专替劳苦大众辩护的正义化身律师,到[杀手乔]里的怪异职业杀手,再到[真探]里的孤僻破案高手警探。犯罪题材里,对立的角色被他演了个遍。
但马修从没有把自己局限在犯罪题材,各种跨度大的角色都能上手。为塑造角色更是不惜健身、暴瘦,颇有一股身体就是表演材料的超脱气质。
像[魔力麦克]里说脱就脱,说干就干。
△[魔力麦克],虽然43岁,脱衣露肉丝毫不虚,胸肌腹肌肱二肱三头肌,一个不少
像让他拿到包括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大大小小19个提名和奖项的[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更是演技爆发,还为这片不惜形销骨立。
△马修·麦康纳和他在[达拉斯买家俱乐部]片中形象对比,为表现艾滋病瘦到脱形
犯罪题材已经驾轻就熟,为演戏也肯干肯拼,水平更是没得话说。
再加上本片的父亲角色,他也有过经验,之前在[星际穿越]就演过一次父女情深。这片子,他演稳了。
[星际穿越]父女拥抱
至于詹妮弗·杰森·李,她在影片中的角色还未公布,但根据预告判断,她应该是FBI里强势的高级警探。
预告里的惊鸿一瞥,疑似FBI接头,坐副驾驶,命令里克交枪
继[八恶人]中穷凶极恶的女匪徒黛西,以及[湮灭]中藏有秘密的文崔斯博士之后,她再次出演一个的相对强势的角色。
[湮灭]
而预告里叛逆的青少年女儿,则是由出演过[少女日记]、[野生狼性]的少女蓓尔·波利出演。
[少女日记],饰演爱上母亲男友的青少年女孩
还有一名熟脸配角埃迪·马森,他在[大侦探福尔摩斯]、[极寒之城]、[全民超人汉考克]、[世界尽头]都有过演出。
[世界尽头]中,出演五人组中的彼得
他是那样一种黄金配角。演员的名字让你想不起来,角色的出演也让你分不出来,除非是他出现在剧照里,才能让你回忆起来。
“噢,原来是他。”或者是“啊,原来这片子也有他。”这次,不妨测试一下真影迷,在片子里找到他的出演。
而出演里克的RichieMerritt,是一个完完全全的素人,绝对的适龄青涩少年,这是他的第一部电影。
但正是这样,才能让他更好的出演和诠释角色。年龄一样,心态相似。
预告里毫无表演痕迹的少年开心的笑
青少年的心态和情感,甚至不必表演,只需要从自己的真实生活中提取。就像跟拍素人十二年的[少年时代],真正感受融入青少年的心态,影片才最动人。
▼
对于影片来说,共情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观众被打动,往往是由于对主人公的认同、代入和情感倾注。观众投射情感的多少,就代表了影片在他心中的重要程度,也是影片的“精彩”程度。
编剧手法中的“救猫咪”,就是在这种境况下,为人物塑造而生的。
“先让英雄救猫咪法则”:「主角在登场的时候必须做点什么,好让观众喜欢他并希望他赢得胜利。」意思是每部电影都要安排一个让主角捐钱给盲人之类的桥段,才能搏得我们的好感和认同吗?不,那不过只是字面上的意思。「先让英雄救猫咪」真正的涵义是:编剧必须要让观众打从一开始就对主角的困境感同身受。
相比其他而言,犯罪题材因为主人公的特殊性,在建立获得情感共鸣时会更难。
而贩毒这种行为,是一种无可洗白的严重犯罪。因此从事贩毒行为的主角,想要获得观众认同,而不是让观众始终怀有“这货怎么还不死”的期待,更是难上加难。
想让从事贩毒行为的主角,不成为脸谱化的反派,就要足够的立体,或是拥有有说服力的动机。
比如放不下的家庭,[绝命毒师]里的老白,已是人生最低谷,身患绝症,决定发挥自己的化学知识制毒贩毒,建立毒品帝国,瞒着家人给他们留下一笔仅剩的财富。
或者逃不开的环境,[火线]里的帮派分子眼里,贩毒贩的好,是唯一能够走上人生巅峰的路。
形象立起来了,人物活了,并且引发了观众思索和讨论了,评分、水准也就上去了。
两部贩毒为题材的作品获得极高的分数
而[白人男孩里克]的真实故事已经是传奇。而影片中和马修·麦康纳帮衬的父子感情线,也让角色和影片更加丰满,也让观众对人物情感产生共鸣。
不仅如此,“白人男孩里克”事件,除了有美国深度报道网站TheAtavist发表的报道改编成的《TheTrialsofWhiteBoyRick》,还牵扯到美国司法体系、腐败等问题。
美媒报道,“里克被监禁的背后,是政治腐败?”
FBI用尚在塑造善恶辨别阶段的未成年人做线人,是否正确?把成年人都无法抵御的毒品以及贩毒带来巨大利润,放在一个15岁少年面前,是否合理?
里克贩毒,最终对抗FBI是必然。但这种对抗,是否真的存在一方代表“正确”二字?这部片子,可能比预告里展现的部分更加精彩。接下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