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6月的一天,一个14岁的孩子,掏出口袋的元,给了站在门口等候已久的父亲。父亲把钱装进胸前的挎包里,再三检查,使劲儿反复检查着拉链。这笔钱,是这个家庭重要的生活来源。一个14岁的孩子,为什么要早早背负起家庭的重担?他又是靠什么获得这笔钱呢?今天我们来走进这个不一样的00后。
把钱交给父亲抉择
颜丙涛出生于年,是中国第一批00后,父亲在制药厂,是一名普通工人,母亲是一名教师,如果不出意外,他应该与普通孩子一样,在上学与玩乐中度过童年。事情的转折出现在年,这一年,年仅7岁的颜丙涛喜欢上了台球,并且表现出了一些天赋,虽然不像丁俊晖那般天赋异禀,但他非常喜欢这项小众运动。然而众所周知,台球并不是奥运会项目,孩子的培养还都是依靠家庭自己的付出,早些年成名的丁俊晖也是如此,一旦选择走这条路,其中的艰辛是可以预料到的;而且在很多父母眼中,打台球的多数是社会上游手好闲的青年,大多数父母也不会支持孩子。然而经济条件一般的这个家庭,却做出了这个改变他一生的决定:父亲辞职,带孩子去北京深造,母亲留在家里,承担整个家庭以及孩子训练费用等一系列支出。
颜丙涛母亲困境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非常残酷,这个家庭很快就遇到了经济问题,虽然颜丙涛刻苦的训练表现出沉稳的进步,然而身在异乡,除了学费的支出外,还要承担吃饭和住宿的额外花销,这一年学球的支出高达十万元,而父亲又没有一丁点收入,他们很快便无奈打道回府。
孩童时期的颜丙涛回家之后的颜丙涛,在父亲的朋友,也是一位球房老板的帮助下,继续在球馆自行训练,而热情的老板看到这位孩子如此努力,又进步很快,为之动容,决定资助他们。
颜丙涛与父亲希望
在获得朋友的资助后,父亲又借了一笔钱,继续带着颜丙涛踏上求学之路。然而这些帮助并不是长久之计,他们深知成名之路也并非一朝一夕,于是母亲又去卖保险、还做远程教育等工作获取额外收入,而颜丙涛也深知父母的不易,在后来的不断训练中,刻苦努力,同时他也开始参与各种比赛来赚取奖金,而他往往是比赛中年龄最小的那一位,与大多数参与比赛的球员不同,相比更多为了成绩和荣誉的选手,他更多的是为了赚钱给家庭贴补费用。我们开始提到的那一幕场景,便是颜丙涛在丁俊晖的老家,江苏宜兴举办的亚洲球员巡回赛中,他闯入16强,拿到了元的奖金,税后元,小小的颜丙涛刻意提了扣除元的事情,因为对他们的家庭来讲,每一分钱都非常重要。
父亲在监督颜丙涛练灾难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经济最困难的时候,颜丙涛的母亲又患上了直肠癌,这给本就脆弱的家庭一记重拳。所幸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母亲手术成功,而刚刚痊愈的母亲不得不继续拼命工作赚钱,以填补那仍有十几万的债务。一家人就这样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艰难地向着他们的希望前行。
在黑暗中蛰伏母亲回忆去看颜丙涛和父亲租的房子:一个月元,六七平米的房间,两人挤在里面,没有暖气;墙壁是湿的,被子也是湿的,小涛不得不每天穿着厚厚的衣服入睡。颜丙涛母亲每次讲到这里,都忍不住泪流满面。但是在后来的采访片段中,颜丙涛母亲说了一段让我久久不能平复的话:“
当我来到他们住的地方的时候,我很难受,我说不出话;但是我很坚强,我没有哭,我还是要让孩子看到我最阳光的一面。孩子都没有放弃,我作为一个大人,我怎么能放弃呢?我一定要在后面坚强的支持他
”。
这里,我看到了一位坚强、感性与理性共存的伟大母亲。
颜丙涛母亲回忆时失声痛哭蛰伏
在不断参加各项赛事的经验积累下,同时也得益于他的刻苦训练,年,颜丙涛持外卡参加斯诺克无锡精英赛和上海大师赛,均打入32强。此外,颜丙涛还获得IBSF世界业余斯诺克锦标赛冠军,同时获得两年世界斯诺克职业赛资格。不过,由于颜丙涛年龄太小无法获得签证而被迫延迟职业赛资格。
少年颜丙涛蜕变
年6月,颜丙涛与周跃龙搭档的中国B组以4-1击败约翰·希金斯和斯蒂芬·马奎尔组合的苏格兰队,获得斯诺克世界杯团队冠军。11月,颜丙涛在斯诺克冠中冠赛小组赛半决赛上以4-2击败肖恩·墨菲,晋级八强;年,颜丙涛正式转入职业斯诺克赛场,从此开始披荆斩棘,高歌猛进。
颜丙涛和周跃龙蓄力
然而,虽然在17和18年他都在世界舞台上取得了八强、四强、甚至是亚军的好成绩,但是媒体并无大肆报道,球迷也并不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