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缅”,是中国老板对缅甸搬运工的亲切称谓。近名“老缅”,承担着亚洲最大西瓜市场的搬运工作。在机械枯燥的劳作中间,他们踢球、舞蹈、沐浴,举手投足都散发着骨子里的乐观。
▲年2月23日,搬西瓜的“老缅”每天从早9点忙到晚9点,但这些20岁上下的年轻人一有空闲就在停车场里赤着脚踢起藤球,踢到汗透衣背都不肯停歇。
滇缅边境小镇云南畹町(畹町隶属于德宏州瑞丽市,相关内容详见:人物志
援滇副市长、哲学博士戴荣里的云南奇遇),城外连片的铁皮大棚里,数千名缅甸工人在此搬运西瓜,赚取着比在仰光高出3倍的工资。这里供应着全中国80%的反季节西瓜。从冬到夏追着季节买瓜的商人们称,从南到北找不到这么廉价的西瓜搬运工,这些缅甸工人支撑着这座亚洲最大的“西瓜市场”。
在金三角口岸附近,占地亩的畹町农产品仓储物流电子信息交易中心,已建设运营了七年,现有商铺间,年交易额30多亿元。因其主营西瓜和菠萝,又被称为“西瓜市场”。每年入冬之后,万吨西瓜从缅甸的瓦城、美提拉、孟牙等地陆续运入,在此交易后,发往中国各地。该市场综合发展部经理刘红芳称:“缅甸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西瓜,在冬季,国内80%的反季节西瓜都从这里发出,近名缅甸工人在这里搬运西瓜。”
▲一名河北的西瓜商人坐在仓库里。今年春节期间西瓜行情跌得又早又快,令在瓜市上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的老江湖们咋舌。除了装卸工的工费没怎么涨,仓储、运费、包装费、过磅费、税收都有上涨。
▲来自仰光的大学生Thihazaw也在西瓜市场做工。他每年在学校读两个月的历史,然后来这里做工,一半的钱寄给妈妈,剩下的留作下一年的学费。一位缅甸华裔介绍,在缅甸,很多大学生会这样半工半读地学上七八年才毕业。
缅甸工人被他们的中国老板称为“老缅”。这个称呼没有歧视,表达的是一种老友式的亲切。西瓜易损,装卸时必须以人工逐一搬运,如若没有老缅,中国的老板们将多付出1倍以上的人力成本。
▲一位“老缅”。
▲雨天,一位缅甸环卫工在草帽里戴着耳麦听音乐。
▲一位“老缅”用纸板挡雨。
来自曼德勒的小伙子SHINETI是这里的一位“包工头”,带着27位老乡在此做工。他的父亲是最早一批来此工作的“老缅”,也是这个市场上最早的获益者,后来,父亲自己做了“包工头”,回曼德勒组织工人来西瓜市场打工,并给SHINETI找了汉语老师。如今,20岁的SHINETI学会了做生意必需的简单汉语,开始接手生意,大部分的工人年龄在20岁上下,少部分是拖家带口的老工人。他们只能拿到一个周的签证文件,到期之前要回口岸接着办手续。
满载的车驶出,空出的车位就成了老缅的球场,所有的小伙子们都喜欢踢一种竹子编的球,香瓜大小,轻巧有弹性。一旦两台卡车之间空出了一个车位,“竹球”比赛就会立刻开始。一只垃圾桶每次都最先上场,它被推到场地一侧的中间位置,用来固定一根三米高的竹竿,竹竿上缠着的透明胶带就是他们的“球网”。比赛的场地类似排球,但只许用脚和头触球。SHINETI是巴萨的球迷,正在用手机追着这个赛季的西甲联赛。他的手机没有4G流量,就翻看文字的报道。
▲年2月25日清晨,开工前,“老缅”在吃早餐。
“老缅”这个称呼没有歧视,表达的是一种老友式的亲切。他们的工费根据市场行情浮动,每人每天50至元人民币。
▲空闲时间,一群“老缅”在打牌消遣。
西瓜从缅甸运来时,使用的是银光闪闪的缅甸卡车,相比中国东风大货小巧很多,车一入库,SHINETI就开始仰着脸招呼着比他高很多的工人们,老缅们跳上车,把十多公斤一个的大西瓜迅速的抛向车下的同伴,车下接的人也泰然自若,双手举起,瞄准接住,弯腰减速,辛苦枯燥的工作,他们做起来如同在玩一场球赛。分拣、套袋、装箱,换好市场上统一的“缅甸特产”包装后,再一一码到大货车上。(相关内容详见:澜湄汇
问答*阳:建中缅经济走廊云南的作用不可取代)
▲“老缅”在空车位上玩足球。
满载的车驶出,空出的车位就成了老缅的球场,所有的小伙子们都喜欢踢一种竹子编的球,香瓜大小,轻巧有弹性。一旦两台卡车之间空出了一个车位,“竹球”比赛就会立刻开始。一只垃圾桶每次都最先上场,它被推到场地一侧的中间位置,用来固定一根三米高的竹竿,竹竿上缠着的透明胶带就是他们的“球网”。比赛的场地类似排球,但只许用脚和头触球。SHINETI是巴萨的球迷,正在用手机追着这个赛季的西甲联赛。他的手机没有4G流量,就翻看文字的报道。
▲春节期间的西瓜生意没有往年红火,无事可做的两位工人在台球桌上休息。
▲一辆中国大货车上,“老缅”在铺设网兜。
河北商人高永乐每年冬季来此买西瓜,“装卸西瓜必须用人工,这里的缅甸工人很好用,听招呼,干活不偷懒,工费还便宜。工费根据市场行情浮动,每人每天50至元人民币。而这个收入,比SHINETI在仰光打工的收入要高出3倍。缅甸工人们对这个收入也感到满意。即使每天要和20多人挤在大通铺里。
▲早晨,一位餐馆老板在淘米煮饭。
▲老缅们吃的很简单,饭多菜少,很少有肉,一盘大米饭浇上一小勺蔬菜,加上辣椒、咖喱拿手拌一下就是一顿正餐。
▲即使在雨天,“老缅”们也从不打伞。装西瓜的鱼皮口袋和纸箱就是他们的雨伞。
▲“老缅”用鱼皮口袋遮雨。
▲“老缅”用鱼皮口袋遮雨。
▲午饭后,躲在餐馆门口避雨的“老缅”。
▲年2月23日,缅甸女工在清理市场道路,远处便是缅甸境内的大山。
▲露天洗澡的“老缅”。
每天清晨和傍晚,仓库墙角、厕所旁、洗车场、市场上但凡有水龙头的地方,就是“老缅”的浴场。裹在身上的一块五尺见方的布,将自己和整个世界隔开,即使在开阔的路边老缅们也可以坦然洗澡,无论男女。
入夜后,放着音乐的卡车前,留着大胡子的曼德勒人ChitMinOo和他的朋友们在跳着不知名的舞,他说感到快乐时他就跳舞,跳舞也使他快乐。
▲晚9点的西瓜市场,通常这个时间老缅们可以休息了,但也有加班的时候,今天SHINETI和同伴刚走到宿舍楼下,接到老板的通知要他回去加个班。
▲年2月25日,清晨上工后,20多人聚集的大通铺宿舍里,只剩孩子在看电视。
(来源:财新周刊视觉中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